治白癜风的药 http://pf.39.net/bdfyy/tslf/190620/7232741.html遥知不是草,为有暗香来
本草诗·荆芥
赵瑾叔
荆防入药本相须,更喜辛香作野疏。
鱼蟹河豚妨食物,举乡古拜隐方书。
皮膜里外风皆去,头首高巅热可除。
一捻千金真不易,管教疮疥净无余。
万物生长的春三月,漫步在山野中,我们有很大概率能够遇到上面这首诗所提到的这种本草——荆芥。
01
山野味道——荆芥
荆芥,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,茎秆呈方形,细且硬,微带紫色,似独帚而叶狭小。八月开小花,呈略黑紫*绿的穗状。
裂叶荆芥图源:中国自然植物标本馆
早在北宋时期便有人开始食用荆芥,甚至掀起一股潮流。但是大盘的凉拌荆芥唯有在当时的京城开封(现河南开封)才能吃到,因此,荆芥又被冠以“京芥”之名。中国人对于美食的热爱是世界有目共睹的,对于荆芥这种历史悠久的美味更是不会放过。在安徽阜阳等地,荆芥仍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。可以说每一个阜阳人都吃过这种气味辛香的野菜。也正因为荆芥香气似苏,所以也称”假苏“。
但历史上对于“荆芥,假苏是不是同一种”也有过争议。李时珍在多方考据后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道:”曰苏、曰姜、曰芥,皆因气味辛香,如苏、如姜、如芥也。“也就是说,假苏、姜芥、荆芥这三种名字是由其不同的辛香气味定的。
荆芥不只是一种野菜,更是一味中药
02
“长于祛风邪”——荆芥
荆芥[1]
向上滑动阅览
来源: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tenuifoliaBriq.的地上部分。
产地:江苏、浙江、河南等地(夏、秋二季花开到顶、穗绿时采摘)
药性:辛,微温。
归经:归肺、肝经
基本功效:祛风解表、透疹、消疮;炒炭收敛止血
主治:表证,麻疹风疹,出血,疮疡初起
用法用量:5-10g,不宜久煎。发表透疹消疮多生用,止血多炒炭用
使用注意:表虚自汗,阴虚头痛忌服[2];忌驴肉。反河豚、一切无鳞鱼、蟹。
《本草汇言》记载荆芥:“凡一切风*之证,已出未出,欲散不散之际,以荆芥生用,可以清之。…凡一切失血之证,已止未止,欲行不行之势,以荆芥之炒黑,可以止之”由此我们可以窥见荆芥在医家眼中的地位之要。
荆芥饮片图源:百度百科
03
“血中风药”——荆芥
荆芥除了有上述祛风解表的功效以外,最重要的是它还可以散血中之风,被称作“产后血晕第一要药”。广为流传的“华佗愈风散”中就有荆芥这味药。古书中每每提及此方,皆言有大效。而此方在当代的临床实践中也展现出了何谓“神效”。
典型案例
赵某,女,24岁。年3月第一胎产时不顺,产后出血不止,昏不知人,面色苍白,大汗淋漓,舌淡无苔,脉沉细。急投焦芥穗末6g,加童子尿1两(30ml)与之服下,半小时后出血大减,1小时后出血止,患者已清醒,自述腹中空虚。继投独参汤1剂,20分钟后腹中空虚之症消失。[四川中医,,(6):35][1]
04
女科常用药——荆芥
傅菁主,明末清初医家,擅妇科。其代表作《傅菁主妇科》一著中,凡妇人经、带、胎、产之患均适其证、择其要而加入荆芥穗。全书方中,用荆芥穗者21首,约占六分之一强。剂量有轻重之分,用法有生炒之别。[3]
荆芥炭图源: